媒体:谁为脆弱的格栅板负责?

一场悲剧的背后

2025年7月23日,内蒙古乌努格吐山铜钼矿选矿厂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。六名东北大学的学生在实习经过中,因脚下的格栅板突然脱落,坠入十几米深的浮选槽,最终不幸溺亡。这一事件不仅让人哀痛,也引发了公众对安全生产、企业责任和教育管理的深刻反思。那么,究竟谁该为这块脆弱的格栅板负责?

责任不应轻易“脱落”

在事故发生前不久,涉事企业的公众号还洋洋得意地宣称已实现“零事故”的安全目标。然而,就在这份自信的背后,格栅板的设施维护或许早已出现了重大隐患。一些业内人士指出,格栅板长期暴露在腐蚀性的环境中,应该定期进行检修,才能确保安全。可惜的是,企业表面的安全宣传与实际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,这又是为何?

学校与企业的双重失责

除了企业的管理难题,学校也是不能推卸责任的一方。东北大学在组织此次实习活动时,未能与企业签署专门的安全协议,也没有提供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。难道仅靠口号和安全会议就足够保障学生的安全吗?而且,当六名学生与一名老师同时站在格栅板上时,明显超出了它的承重极限,为什么没有人对此进行及时的制止?

怎样避免悲剧重演

针对这起事故,专家们提出了几项建议,旨在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。例如,建立“高校实习保险池”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保障,同时,企业也应设定严格的安全红线。顺带提一嘴,对高危区域应当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,比如安装承重监测传感器等技术手段。难道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事故才能觉悟到安全的重要性?

小编归纳一下:安全责任不可忽视

这起事故不仅摧毁了六个家庭的梦想,也使社会对安全责任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质疑。在每一次安全会议记录和设备维护报告被锁进文件柜的同时,我们是否在心底里也有一个声音在呐喊:责任不该轻易“脱落”,年轻的生活更不应成为代价。希望通过这次悲剧,能引起更多人对安全职业的重视,共同构筑一条坚固的安全防线。

版权声明